正文:
11月12日下午,湖南省沅江市第三中学,47岁的老师鲍方在办公室遇刺,令人震惊的是,凶手竟是其学生罗某杰。这一事件再次将人们的视线聚焦到了青少年犯罪心理上。
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中,马加爵事件历历在目。当我们还是学生时,此事被当作新闻来讨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再次听到这样的新闻,我们不禁要思考:是什么导致了青少年的极端行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是否能给出一些解释?
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人特有心理现象的一门学科。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下,犯罪心理和其他心理现象一样,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具体到青少年犯罪,他们也有其独特的犯罪心理,这是激励和维持青少年实施犯罪的心理力量。
这起事件,罗某杰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好孩子”,学习进步明显,受到老师们的器重。但仅仅因为几句批评,他就刺死了老师鲍方。这背后,可能有许多我们不了解的事情。但结合这起事件和其他类似案件中青少年罪犯的心理特点与犯罪原因,我们可以分析出以下几点:
- 缺乏正确的宣泄渠道和有效沟通:无论是罗某杰还是马加爵,他们都是内向、话语不多的孩子,与人不善交流。这样的孩子在受到委屈后,不容易第一时间表达出来,更多的是选择忍耐。当这种压抑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极端的方式爆发。
- 个性认知失衡:青少年的心理正处于发育期,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思想单纯,判断能力较低,属于心理的“断奶期”和行为的“危险期”。同时,青少年的自我控制力较弱,社会经验少,容易受到内因和外因的影响,走上犯罪的道路。
- 亲情满足失衡:虽然这起事件中未明确报道亲情满足失衡的情况,但许多青少年犯罪事件背后都反映出亲情失衡的现实。研究显示,在青少年犯罪的事件中,有38%的孩子来自离婚家庭,另有15%的孩子父母感情不和。
希望这起事件能引起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卫生的更多关注,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鸿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文标题:《青少年犯罪心理学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